研究表明,受經濟、技術、政治三重因素影響,新一輪產業轉移呈現政治化、多極化、雙向化、綠色化、再垂直化五大趨勢。
智能制造已成為公認的提升制造業整體競爭力的國家戰略。以德國工業4.0 為代表的智能制造集中于離散裝備制造業,過程工業智能制造的模式為智能優化制造,生產過程智能化是智能優化制造的關鍵。近年來,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為智能制造提供了新的技術基礎,為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開辟了新的途徑。
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興工業化。推進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部署,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以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報告對新質生產力進行了深度研究,并針對不同產業創新方向進行了前瞻性的預測,并發此研究成果。該成果系統地闡述了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不同產業領域將迎來哪些深刻的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將如何重塑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制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等新興技術已成為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國制造業在經歷了高速增長后,也步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預計202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穩增長有利因素與風險挑戰并存,裝備制造業整體有望實現穩健增長。有利因素方面,穩增長系列政策持續落地見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部分細分領域有望延續高景氣度。不利因素方面,全球經濟下行造成外需下滑、國內需求不足向裝備領域傳導、企業預期轉弱等問題凸顯。建議在供給端、需求端、穩信心等方面持續發力。
當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中國制造業總體而言大而不強,發展智能制造可推進中國制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智能生產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線,而智能工廠是智能生產的主要載體。
摘要: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在“十三五”取得較大成效的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及今后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必須在制造知識、制造載體、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聚焦生產制造智能化、裝備數字化、智能檢測裝備等重點方向,凝煉總結中國方案、中國模式、中國標準等重大成果。以提升企業智能制造實施效益和制造能力為核心目標,建立科學量化的智能制造效能評估體系,充分調動企業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