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4月20日電,當唐吉訶德的“"敵人”"――那架老式木質風車幾乎湮滅在人們灰色記憶中時,巨大的乳白色三葉風機正越來越多地聳立在西班牙海岸、丹麥山谷和德國石荷州平原上。我國西部,數百架風機組成的金屬叢林和大面積太陽能電池板已沖淡了沙漠戈壁原始的荒蕪。研究認為,這里將成為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綠色新能源基地。
新疆風能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黎明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看出風電發展的速度。他介紹說,2004年我國累計安裝風電機組1292臺,裝機容量76.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4.7%。今年,新疆將在距烏魯木齊市約40公里的戈壁荒漠新開工6萬千瓦風電項目,這使當地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8.8萬千瓦。內蒙古年內將啟動錫林郭勒盟輝騰梁地區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這是過去十年內蒙古風電規模總和的3倍。
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的太陽能應用速度同樣驚人。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霆說,過去3年間他們在環沙漠邊緣建設了20多座太陽能電站,其中一個深入沙漠腹地200多公里,解決了1000多個“沙漠居民”的飲水和用電問題。在荷蘭政府資助下,公司已安裝3萬多套戶用光伏系統,使沙海中的48個無電鄉告別黑暗。他們還利用清華大學技術在沙漠南緣的皮山縣安裝了“太陽能沙漠綠洲生態系統”,這標志著世界第二大沙漠利用太陽能引水治沙的序幕自此揭開。
隨著設備國產化率的提高,新能源的應用價格正逐漸降低。新疆金風科技公司生產的600-750千瓦級風機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大大低于國外風機價格,綜合造價已降至7000元/千瓦,今年該公司生產的風機計劃實現出口。目前,國內風電平均上網電價已從0.8元/千瓦時降到0.55-0.6元/千瓦時,新疆僅為0.47元,與傳統電力的價格競爭優勢正初步顯現。
新能源在戈壁沙漠的廣泛應用離不開政策支持。我國開發風能的企業可以購買關稅減半的進口風電設備,繳納增值稅額度比其他企業降低一半,并享受一定優惠的中長期銀行貸款。今年2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出臺,確定了全額收購和費用分攤制度,有關稅收、信貸方面更有力的支持措施也隨之推行,這使得投資商開發新能源的熱情更加高漲。
我國陸上可開發風能總量約2.7億千瓦,大多集中在內蒙古、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地的戈壁風帶,其中內蒙古和新疆兩地風能蘊藏總量占全國的70%以上,可裝機容量共1.9億千瓦,相當于十個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太陽能方面,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和北方日照強烈的戈壁總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如果僅利用其中20%的面積可建造115億千瓦的太陽能電站,年發電量相當于47億噸標準煤。
信息來源:新華網